易启动润滑油用油、换油、辩油技巧大全
二、路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机油的寿命由于使用环境,条件不同实际换油周期也会与手册的规定有所差异。
路况较差的地区,应缩短机油的换油周期。如经常行驶于交通拥挤的城市中,那里车流量较大,车速变化大,走、停频繁,低速驾驶时间长,那么相比行驶于郊区的汽车来说,发动机的换油行驶里程要相对短一些。
路况较差的地区,应缩短机油的换油周期。如经常行驶于交通拥挤的城市中,那里车流量较大,车速变化大,走、停频繁,低速驾驶时间长,那么相比行驶于郊区的汽车来说,发动机的换油行驶里程要相对短一些。
三、根据车辆的新旧程度适当调整(发动机状况)
1、新车发动机内部请洁,很少有积碳等杂质,因而换油周期可以适当延长。旧发动机,特别是缺乏保养的发动机内部积碳胶质较多,新机油加入后很容易被污染,引起色变和质变,因此换油周期应适当缩短。(当然有条件的话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最好。)
2、同一辆车在同一路况下行驶,在不同的使用阶段,其换油行驶里程也会有所差别:一辆老旧的汽车与它“年轻”的时候相比,由于车况的下降,它的换油周期就要相对缩短一些。
3、对于货车而言,维护保养还需要根据载荷情况做适当调整。如果经常超载或满负荷使用,机油老化的速度会明显加快,那么它的换油周期一定要缩短些。
四、换油周期不能忽略所用机油的性能差别
1、换油期的长短别忽略了机油的质量级别,机油的识别有质量等级(API)和粘度(SAE)两种标准,质量等级一般从SC、SD直至SM级,级别越高,品质越好。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多为高转速发动机,对油品的要求较高。一般来讲,SF级以上的机油正常情况下完全能满足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。
2、 例如,车辆制造商原规定使用SF级别的机油,在正常的车况、路况要求5000公里换油的话,那么使用SL级别的产品则可保证10000公里的换油周期。一般情况下,若柴油车生产厂家原推荐发动机使用满足CD级别的机油,规定换油周期为12000公里时,如果使用CH-4级别则可保证2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。在较为苛刻的工况下,提高用油等级后若还按原车推荐的换油周期换油,则对延长发动机的寿命更为有利。
3、部分车主,以出租车车主居多,为图省钱,使用SD甚至SC级机油,这样就不宜再遵循5000公里的换油要求。因为低级别的机油在苛刻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较差,变质快,而且容易生成积碳。从爱护车辆的角度出发,如果使用这类机油,应将换油周期缩短为3000公里甚至更短。
五、使用环境对机油也有一定的的影响 高温、极寒和灰尘较多的环境下都容易加快机油的变质。车主不仅应针对环境选用合适级别、粘度的机油,还应适当缩短换油周期,具体要求视情况而定,一般以缩短1/5-1/3的周期为宜。
B:什么情况下需要缩短换油周期?
1、观察机油,出现以下现象,需要更换。
观察法:乳白色,雾状→机油进水;灰色→被汽油污染;黑色→燃料不完全燃烧;
闻气味:刺激性气味→被高温氧化;强烈燃油味→被燃油稀释。
油滴斑点实验:滴在滤纸上,观察扩散中间有无沉积物。
爆裂实验:用火加热,有0.2%以上水分。
2、结合里程与上次换机油时间。
3、更换时最好全部更换,避免断续的补充。不排放干净的危害,例如。排放不干净可以用易启动发动机清洗剂。
4、机油加量时要适度,不宜过满或者未满。
C:润滑油的运输与储存要求主要有:
B:什么情况下需要缩短换油周期?
1、观察机油,出现以下现象,需要更换。
观察法:乳白色,雾状→机油进水;灰色→被汽油污染;黑色→燃料不完全燃烧;
闻气味:刺激性气味→被高温氧化;强烈燃油味→被燃油稀释。
油滴斑点实验:滴在滤纸上,观察扩散中间有无沉积物。
爆裂实验:用火加热,有0.2%以上水分。
2、结合里程与上次换机油时间。
3、更换时最好全部更换,避免断续的补充。不排放干净的危害,例如。排放不干净可以用易启动发动机清洗剂。
4、机油加量时要适度,不宜过满或者未满。
C:润滑油的运输与储存要求主要有:
(一)散装油品
1. 盛装及储存润滑油的容器必须干净清洁;
2. 运输和储存变压器油和汽轮机油要求专罐专线;其他油品应按内燃机油、液压油、齿轮油三大类产品设置储运设施。
3.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入水份和杂质。
4. 散装润滑油的储存期一般不要超过半年。
5. 润滑油品的密度约在0.75~0.95g/cm 之间,比水轻又不溶于水,润滑油的闪点(开口)一般高于150 ℃,属可燃物品,储运过程应注意防止外流污染环境和着火燃烧。
6. 建议标明品名、牌号、级别、数量及入库日期等。
7. 不能与其他厂家生产的同一油品混贮,如非混贮不可时应先做混对试验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才可以操作。
(二)桶装油品
1. 油品装卸车严禁野蛮作业,油品堆放的高度要适当,以免产生危险或压坏产品。
2.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入水份和杂质。
3. 桶装润滑油品的储存期可以比散装的长一些,但一般不要超过一年。
4. 不同油品应分开堆放并标志清楚品名、牌号、级别、数量及入库等,以免发货时搞错。
D:发动机油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?
(1)在换新油前,要检查车辆状况,确定机械状况良好,无烧油、漏油,要根据车型、车况以及环境温度选用合适的油品。
(2)加注新油前,在发动机温度正常时,放出油底壳内机油,同时放出粗、细滤清器内的沉淀物。
(3)加新油前要对曲轴箱进行清洗,以免混油或残余物影响其结果。
(4)发动机装复完整后,向曲轴箱加入新油到标准高度,启动发动机,怠速运转几分钟熄火,数分钟后再检查一次油面高度,油面过低的要补充,至符合标准为止。
(5)机油在使用过程中,要经常观察油标尺,检查曲轴箱油量,检查粗、细滤清器,尤其大修、中修后第一次加油,由于机械磨合易出现油压偏低、亮红灯等事故。另外检查油量变化情况,发现油耗大,应检验曲轴箱是否漏油,气缸是否窜烧机油,以及机油是否选油不当,选用低粘油。
(6)行车过程中需补加部分新油时,应对照油品的生产厂家及级别粘度是否为同一油品。注意,原则上合成油与矿物油不能互混使用,不允许不同厂家的油互混使用,以免出现事故。
(7)行驶一定里程后,要对油质做分析,确定是否该换用新油,换用新油操作如上所述。
E:如何选用发动机油?
A:根据您的车型选用质量等级
首先参照“汽车说明书”选择合适的级别。如:桑塔纳,捷达车型要求至少选用SG级汽油机油。然后,根据您的汽车具体使用条件做些调整。如:城市出租车常用于停停开开状态、载货车常处于重负荷长距离行驶、空气中灰尘大等原因都会加速发动机油变质,此时最好选用高一个级别的发动机油。
B:根据气候选定粘度等级
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。粘度的合适与否,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大。下图是不同粘度的发动机油所适应的环境温度。通常来说,多级机油比单级油的适应范围宽,如单级40适应的气候温度是5-45℃,而多级油15W-40可以在-20-40℃范围内正常工作。在我国南方地区,冬季温度不低于5℃的海南省,可以选用40,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低于-20℃而夏天不超过40℃,可以选用15W-40作为四季通用油。而在我国东北地区,冬天要选用10W-30或更低粘度的5W-30,以适应极端低温-25℃以下。
总的来说,多级油的低温性能和粘温性能好,既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,又能节省燃料。

文章持续更新中

D:发动机油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?
(1)在换新油前,要检查车辆状况,确定机械状况良好,无烧油、漏油,要根据车型、车况以及环境温度选用合适的油品。
(2)加注新油前,在发动机温度正常时,放出油底壳内机油,同时放出粗、细滤清器内的沉淀物。
(3)加新油前要对曲轴箱进行清洗,以免混油或残余物影响其结果。
(4)发动机装复完整后,向曲轴箱加入新油到标准高度,启动发动机,怠速运转几分钟熄火,数分钟后再检查一次油面高度,油面过低的要补充,至符合标准为止。
(5)机油在使用过程中,要经常观察油标尺,检查曲轴箱油量,检查粗、细滤清器,尤其大修、中修后第一次加油,由于机械磨合易出现油压偏低、亮红灯等事故。另外检查油量变化情况,发现油耗大,应检验曲轴箱是否漏油,气缸是否窜烧机油,以及机油是否选油不当,选用低粘油。
(6)行车过程中需补加部分新油时,应对照油品的生产厂家及级别粘度是否为同一油品。注意,原则上合成油与矿物油不能互混使用,不允许不同厂家的油互混使用,以免出现事故。
(7)行驶一定里程后,要对油质做分析,确定是否该换用新油,换用新油操作如上所述。
E:如何选用发动机油?
A:根据您的车型选用质量等级
首先参照“汽车说明书”选择合适的级别。如:桑塔纳,捷达车型要求至少选用SG级汽油机油。然后,根据您的汽车具体使用条件做些调整。如:城市出租车常用于停停开开状态、载货车常处于重负荷长距离行驶、空气中灰尘大等原因都会加速发动机油变质,此时最好选用高一个级别的发动机油。

B:根据气候选定粘度等级
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。粘度的合适与否,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大。下图是不同粘度的发动机油所适应的环境温度。通常来说,多级机油比单级油的适应范围宽,如单级40适应的气候温度是5-45℃,而多级油15W-40可以在-20-40℃范围内正常工作。在我国南方地区,冬季温度不低于5℃的海南省,可以选用40,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低于-20℃而夏天不超过40℃,可以选用15W-40作为四季通用油。而在我国东北地区,冬天要选用10W-30或更低粘度的5W-30,以适应极端低温-25℃以下。
总的来说,多级油的低温性能和粘温性能好,既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,又能节省燃料。

文章持续更新中

- 上一篇:易启动教您怎样确定更换机油周期
- 下一篇:为什么要定期换机油?